海相油气地质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2-9854
国内刊号:33-1328/P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070 人次
 
    本刊论文
轮古东地区断层沟通的多层溶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作用

  论文导读::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介质中油气运聚机理是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择代表性储层介质进行系统油气运聚作用分析有利于为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范例。轮古东地区储层是典型的表生岩溶缝洞体系储层,油气主要分布在岩溶体系的水平潜流带中,油水关系复杂,油水界面倾斜。本区原油和天然气性质参数在轮古东断层的东侧及轮古东断层与桑塔木断层的交汇部位异常高,并顺断层向构造高部位有规律降低,说明轮古东断层南北两端及断层交汇部位是本区油气的注入点,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断裂带展布。油气运移波及范围向浅部逐渐扩张,并在断层交汇部位跨越断层。这一认识与传统的观点即油气顺岩溶缝洞体系从东部面状注入差异明显。基于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表生岩溶缝洞体系的基本模型。在分析油气在表生岩溶缝洞体系运聚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差异运聚原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油气运移过程受储层的含水程度控制,油气总是首先将临近油气充注点的孔隙或缝洞充满后,才能继续向远处运移,并沿油气运移路径顺次充满远处的孔洞缝体系。所形成的油气水分布规律受储层含水程度、储层中能导致油气侧向运移的侧向连通通道、局部缝洞单元与侧向连通通道的关系及其油气溢出点和晚期气侵强度的联合控制。断层连通的多层复杂缝洞体系中的垂直缝洞体系会导致油气运移在垂向上的跃迁,并进一步扩大油气的波及范围。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运聚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油气分布规律对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启发,油气勘探不仅要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识别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还应该尽量描述优质储层的孔洞缝结构,结合油气运移方向和主输导通道的空间展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

  论文关键词:差异运聚,表生岩溶缝洞储层,叠合盆地,轮古东地区,塔里木盆地

  叠合盆地是两个种或两个种以上类型的原型盆地叠加或复合在一起的盆地(金之钧等,2004;何登发等,2004),盆地的油气成藏特性可概括为“多期成盆、多期改造、多套烃源岩、多次生排烃、多期运聚散”(金之钧等,2004;庞雄奇,2007)。叠合盆地中的油气勘探进入下构造层以后,勘探对象由碎屑岩转向碳酸盐岩,目标储层由高孔高渗转入低孔低渗-,甚至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贾承造,2006;张光亚,2008)。在低孔渗条件下,碳酸盐岩地区的基质孔隙和储层缝洞体系间形成强烈的毛细管力,使油气的运移不再不遵循经典的达西定律,而需要克服是存在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成为一种属于低速非达西渗流的范畴(Law,2002;Law et al.,2002;吴河勇等地质论文,2007),导致在相同的势梯度下油气的横向运移速率降低;对[L1]叠合盆地下构造层来说,毛细管力的这种低渗-特低渗岩石的存在有效阻碍了不同缝洞体系之间[L2]物质的交换,形成相对独立的孔洞缝存储单元(魏历灵等,2005;郭春华等,2006),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流体封存箱(Bradley,1994;祝总祺,1997)。低-特低渗透储层的上述两方面特性必然使油气运移与成藏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成为叠合盆地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独立的科学问题(金之钧,2005)。作者等前期研究证明叠合盆地碳酸盐岩复杂缝洞体系中存在明显的油气差异运聚作用(向才富等,2008),该原理[L3]可能是继背斜型油气差异运聚作用(Vincelette et al.,1981;Allan,1989)和断层型差异运聚作用(Allan,1989;张厚福,1985[L4])之后分析碳酸盐岩复杂缝洞体系中油气成藏过程的钥匙。进一步选择典型碳酸盐岩油气藏进行深入解剖,可以为深入理解这一原理提供范例。[L5]

  1 地质特征

  轮南低凸起是塔里木盆地的三大古隆起之一,它位于塔里盆地的北部,四面都是重要的生烃凹陷,分别为库车凹陷、满加尔凹陷,阿瓦提-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生烃条件良好。受轮南断层、桑塔木断层和轮古东走滑断层的分割,轮南低凸起被划分为5个构造带(图1)。目前已经在奥陶系、三叠系等多个目的层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了丰富的商业性发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战场。

  轮古东地区即指是轮南凸起东部斜坡带的简称,在一个总体斜坡的构造背景条件[L6]下,三组断层控制了轮古东地区的总体构造格局,这三组断层分别为东西向的F1和F2断层、南北向的F39断层及北东向的F34、F37、F36和北西向共轭断层。其中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的断层是本区的一级断层[L7],前者形成于海西期,是对(构造事件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后者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受(构造事件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L8]);共轭的NE和NW向断层[L9]形成于喜山期,大部分断层为三级断层,只有北东向的F34、F37和F36是本区的二级断层(图2)。

  轮古东地区发育的地层与整个轮南地区大致一致,其中奥陶系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奥陶系可细分为上统桑塔木组、良里塔格组及吐木休克组;中统一间房组;中下统鹰山组、下统蓬莱坝组(图3)。其中奥陶系为海相沉积,石炭系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地质论文,三叠系及其后为陆相沉积(顾家裕,1996)。轮南地区自早奥陶世(O1y)开始直至晚奥陶世桑塔木期(O3S),总体上经历了半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缘斜坡相→混积浅水陆棚相的演化。影响本区奥陶系储层特征的因素较多,除沉积作用之外,还有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等(庞雯等,2008),但是岩溶作用对本区储层具有特殊重要的控制作用(周兴熙等,1998;陈学时等,2004;许效松和杜佰伟,2005;夏日元等,2006;庞雯和史鸿祥,2008)。塔里木盆地发育了准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3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王震宇等,2008),[L10]轮南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早期、晚期) 期等多期次构造旋回(康玉柱,2005;俞仁连,2005;庞雯和史鸿祥,2008),奥陶系出露地表遭受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作用发表论文。岩溶作用在垂向上形成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缓流带(顾家裕,1999;周兴熙等,1998)。

  大多数井在奥陶系钻有缝洞系统,表现为钻具的放空和泥浆的漏失(庞雯和史鸿 祥,2008)。岩溶发育的层位为一间房组、鹰山组的灰岩内,储集空间为裂缝、溶孔、溶洞(鲁新便等,2003;庞雯和史鸿祥,2008)。岩溶作用对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最显著的特点为储层发育层段均限制在岩溶作用影响深度(0-250m)范围内(鲁新便等,2003)。

  2 油气运移示踪分析

  受地质色层效应的影响,原油和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可能将表现出较为规律为系统的原油组份和性质等的变化。油气原油和天然气性质发生系统变化的方向代表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在研究区通过反映油气运移中油气性质与组份、气油比、天然气性质与组份的成果图分析了轮古东地区晚期气侵的特点(图4):

  2.1油气气油[L11]比

  气油比是反映气侵程度最直观的证据。轮古东地区不同层位油气的气油比反映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沿轮古东断层南北两端各存在一支油气气油比大幅度增加的异常高值,分别向南和向北增加,反映了沿轮古东断层从南至北和自北向南的晚期气侵特征。两者的交汇部位在桑塔木断层与轮古东走滑断层的交汇部位。桑塔木断层同样存在油气气油比的陡急变化带,在断裂带附近油气的气油比大幅度增加。远离桑塔木断层2-3km油气的气油比逐渐演变为背景值(2000~4000)。③断层交汇部位油气气油比异常高,特别是在桑塔木断层与轮古东走滑断层的交界部位,油气的气油比达到了最大值(>20000),围绕断层的交汇部位形成了环带分布的特点。这一特征在下部层位(鹰山组和一间房组)比上部层位(良里塔格组)更明显,下部层位形成有明显的环带结构,而良里塔格组没有形成明显的环带结构。这说明下部层位的气油比总体高于上部地层,反映了晚期由深部向浅部气侵的特点。④轮古东断层以西油气的气油比总体低于轮古东断层以东,反映晚期气侵由东向西的特点。

  2.2 原油密度

  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加地质论文,原油密度、粘度在侧向上逐渐增加。与反映晚期气侵程度的气油比特征相似,本区不同层位原油密度、粘度和组份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原油密度沿轮古东断层南北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反映了沿轮古东断层从南至北和自北向南的晚期气侵特征。其中最典型的特征是仅在轮古东断层的东侧存在原油密度降低的特点,而在轮古东断层的西侧原油的密度降低不明显。在所有的层位中这一特点都表现非常明显。②桑塔木断层同样是原油密度降低的地带,远离断裂带2-3km原油密度逐渐增加为背景值。③断层交汇部位虽然是油气气油比异常高的部位,但是在断层交汇部位原油密度没有形成明显的环带结构。④轮古东断层以西油气的密度总体高于断层以东,反映晚期气侵由东向西的特点。同时下部层位的原油密度总体小于上部层位,反映了晚期由深部向浅部气侵的特点。

  [L12]

  4讨论

  4.1 断层对岩溶缝洞体系的改造作用

  轮古东地区的储层总体为断层垂向连通的多层复杂孔洞缝体系。储层物性总体为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10%,渗透率<10md(图5)。断层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轮古东地区不同层位储层的孔渗关系统计结果(图5)表明储层孔隙结构主要表现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3种类型(顾家裕,1999;周兴熙等,1998),分别对应着原始的沉积、岩溶作用、构造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选择典型断层附近钻井的孔渗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靠近断层的钻井储层特征更多表现为裂缝型储层,而远离断层交汇点的储层特

  征逐渐表现为孔隙型储层(图5)[L13]。储层渗透率在断层附近相对于背景值来说提高了1-2个数量级,并且这种渗透率的变化在断层的交汇部位变化最为明显,普遍提高了2个数量级,而在远离断层交汇部位的量级明显下降(图5)。这说明断层交汇部位比单条断层更易形成裂缝型储层,而正是裂缝型储层对油气的侧向和垂向运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垂向上来看,断层的影响有从下部层位向上部层位逐渐减弱的趋势,表现在储层物性改善的量级由2级减小为1级,受影响的范围明显变仄。

  4.2 碳酸盐岩走滑断层内部结构及其油气运聚效应

  轮古东地区晚期天然气沿断层气侵表现出的特殊性为:断裂带的两侧的物性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1-2个数量级),但是晚期气侵仅仅发生在断层以东地区,并顺断裂带垂向运移。至断层交汇部位气侵范围才跨越了断裂带影响断层以西的层位。由于断层总体倾向西,与图7所展示的特征大致类似,从模式上看应该有利于油气向西侧的运移。这种矛盾可能由断层的内部结构引起的发表论文

  受断层角砾的影响,油气沿断层发生运移时会造成在断层不同构造部位的聚集效应差异明显。根据Aydin(2000)的研究,断层角砾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3类(图6),其中前两类在断层中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断层角砾涂抹层(图6a和b),而后一种没有形成明显的断层角砾(图6c)。考虑油气注入点与断层涂抹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发现油气在断层不同构造部位[L14]注入会导致不同的油气聚集效果。在前两种情况下,受断层涂抹作用的影响,油气沿A(或者B)中的一点注入时,总是倾向于利用高孔渗的有限通道(Miles,1990;Tompson,1991)运移,因而不会穿越低孔渗的断层涂抹层,导致油气总是在油气注入点相应的一侧断块聚集。相反对第三种情况来说地质论文,油气总是倾向于沿整个断裂带运移,受浮力的影响,油气总是倾向于在构造的上倾部位聚集。

  轮古东地区断层的内部结构及其孔渗关系明显[L15]属于第二种情况,即断层活动对周缘的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是油气运移示踪结果显示,天然气没有穿越断裂带导致断层以西油气性质,特别是天然气气油比的大幅度改善,因此可以推断在断裂带存在明显的断层涂抹现象,这是这种断层涂抹作用屏蔽了天然气向断层另一盘的运移。

  研究成果[L16]同样说明断层交汇部位的储层物性存在特殊性。在轮古东断层与桑塔木断层的交汇部位下部鹰山组的储层物性提高了2个数量级,但是上部储层物性并无明显的改善。但是油气在该地区穿越了断裂带向断层西部运移,这说明两断层的交切使断层的内部结构由第二种类型转变成了第三种类型,大幅度改善了断层的输导性。[L17]这可能是断层交汇部位成为油气运移特殊的输导通道的关键原因之一(向才富,2009;向才富,2010a,向才富等,2010b) 。

  4.3 断层交汇部位及其油气输导效应

  油气运移存在主输导通道,主输导通道一般受输导层顶面构造形态控制(Hunt, 1994),特别是多种类型的构造脊,如鼻状构造(England et al., 1987;Hindle,1997;向才富等,2004)。晚期生成的油气更易于沿早期烃类运移过的路径进行运移(Thompson,1991),油气二次运移也不是利用所有的输导层,而是沿有限的物性相对良好的输导层进行运移,以砂岩输导层为例,其厚度一般不超过6m(Miles,1990),受此影响,油气进入圈闭的路径更倾向于点状注入,而不是线带状或者面状。[L18]

  轮古东地区远离其主要的生烃坳陷——满加尔凹陷(参考文献),但是邻近东部的草湖凹陷(草湖洼陷做为生烃洼陷的参考文献)。因此油气运移可能兼具长距离和短距离运移的特征。从前文分析可见[L19],轮古东地区至少具有两个点状油气源,即顺轮古东断层南侧向北和自轮古37断层自北向南的两个方向的油气运移,控制了轮古东地区几乎所有高产油气流井的空间分布,因此对轮古东的油气成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轮古东地区第三个需要进一步论证的油气注入点是桑塔木断层和轮古东断层的交汇部位,与前两个油气注入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但是现有资料很难区分该部位是油气沿上述两个注入点注入交汇造成的结果还是由单独的油气注入点造成的。

  这种点状运移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认识——油气沿东部斜坡普遍注入运移成藏无疑效率更高,运移损失量更小。轮古东地区油气地化指标均指示在轮古东断层南部和轮古37断层的北部是油气的主要注入点地质论文,并且控制了轮古东地区的主要油气藏,这与传统的对轮古东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形成挑战(韩剑发等, 2008;邬光辉等, 2005)。

  断层交汇部位的储层物性大幅度提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该部位是多期构造活动应力和应变集中的部位,有利于岩石的反复破碎,形成相对高孔渗的储层。[L20]从岩石力学的角度来说,断层交汇部位的岩石力学性质强度更小,在相同的构造应力和流体动力条件下,更容易造成

  断层的复活和活动,从而形成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吴立新等(2004)在垂直交汇断层组合事件的物理模拟实验中发现,凡主次断层交汇的部位都出现高温辐射[L21],辐射区域的形状呈圆形,说明断层交汇部位更容易发生断层的错动,从而导致岩石的破碎。从岩芯上可看出轮古东地区存在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多期构造裂缝(邬光辉等, 1999)。

  叠合盆地多期多幕构造运动有利于同期或者不同期次形成断层的交汇切割。断层交汇形成存在以下几个成因机制:①共轭断层: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同期形成的两组相交断层;②调节断层(或转换断层):转换断层是具有较大走滑运动分量的横向断层,正断层和伸展构造体系在走滑断层内终止,走滑断层传递正断层或者伸展构造之间的应变(Morney, 2005)。调节断层还经常出现在断层走向发生改变的部位,导致该部位成为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③不同期次断层的交切:轮古东地区三组断层形成于不同的时期,有利于岩石的反复破碎变形[L22]。东西走向的F1断层和F2断层及南北走向的F39断层是本区最重要的断层,前者形成于海西期,喜山期活动;后者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喜山期活动。第三组断层是共轭断层(如F34、F36和 F37断层),断层形成于喜山期,由于其形成时间较晚,可能控制着该区油气的调整。[L23]

  4.4 断层连通的多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运聚过程

  表生岩溶作用研究相对深入,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岩溶缝洞体系模式[32-39],根据Locous模型,表生岩溶地区的主要圈闭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类(图7):①横向具有一定连通性的可以导致流体横向运移的通道(图7中的AA’):该通道对应于表生岩溶作用中的水平潜流带,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出现大型的水平溶洞,控制流体沿水平方向流动;②位于AA’一侧的圈闭(图7中的H):横向连通通道在被垂直落水洞或者其他垂直缝洞体系(图7中G)切割时,将在垂向上跃迁,[L24]从而在水平通道一侧形成盲肠状的圈闭(图7中的H);③位于AA’之上的圈闭(图7中的BCDEF圈闭):这些圈闭代表垂直渗流带或者表层岩溶带发育的复杂圈闭,与地表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冲刷、溶蚀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溶沟、溶洞、溶缝、溶蚀洼地、溶蚀漏斗及落水洞等密切相关;④位于AA’之下圈闭(图7中的I):该带对应于水平渗流带之下形成的溶蚀漏斗、落水洞等;⑤孤立的缝洞体系(图7中的B):由于受到后期复杂成岩作用的影响,不与AA’发生任何水动力联系的圈闭,形成相对独立的流体封存箱。任何复杂的岩溶过程均可归纳为上述简化模式的叠加和复合,因此通过上述简单模型中油气运移过程的分析,可以探究碳酸盐岩复杂缝洞体系下油气成藏过程。由于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中存在不同的耗水过程,原始圈闭中充满水(图7a)和不充满水(图7b)将决定浮力在油气运移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需要分两种情况分别考虑地质论文,其油气运聚作用过程及其结果在此不再赘述(向才富等,2009)。为进一步展示该模式在分析碳酸盐岩油气运聚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更好的理解孔洞缝体系中油气的分布规律,特以轮古东地区为例,说明断层连通的多层缝洞体系中油气的运聚过程。

  断层改造了储层形成裂缝孔隙型储层[23],同时断层是深部热液上升的通道,复杂的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改造了储层[23,26,27,42]。断层活动所伴随的多种地质过程对碳酸盐岩缝洞体系的改造使油气运聚过程更加复杂化。但是从地质解析的角度,可以将该系统理解为受断层沟通的多层碳酸盐岩缝洞体系中的油气运移,在空间上呈树状结构,断层中主要发生垂向的是油气运移,类似于的树干(图8)发表论文。以轮古东地区为例,存在良里塔格组、一间房组和鹰山组3层缝洞体系,每一层的缝洞体系均可以简化为表生岩溶缝洞体系。

  区别于碎屑岩的断层油气差异运聚模式[L25][2,43],碳酸盐岩缝洞体系中的断层不会形成规则的下部油藏,中间油气藏和上部油藏的分布模式。树状运移形成的油气藏的空间分布模式与断裂带中是否充满了地层水密切相关[L26]。如果储层中充满了地层水,则可以和表生岩溶体系中储层充满地层水的运移模式相对应(图7a),总体在临近断裂带附近形成气藏,随着远离断裂带形成油气藏和油藏,规模取决于断层输导油气的量;相反,如果储层为干层[L27],则可与表生岩溶体系中储层中地层水不充满的运移模式相对应(图7b)。其区别是在垂向上存在多个油气的注入点(与表生岩溶中的A点相对应),从而在垂向上形成多层缝洞体系成藏过程。

  图8所展示的模型的油气注入点非常特别,油气在浮力的作用下正好可以同时沿AA’和AB’运移。可以想象,如果油气的注入点偏向A点的左侧,则油气只能向下层缝洞体系充注,只有将下层缝洞体系充满后才能逐渐向上层扩展;反之,如果油气注入点位于A点的右侧,则油气主要沿AB’运移,只有将上层缝洞体系充满后才能向下层缝洞体系充注。可见,断层倾角和油气注入点的相互关系及原始储层中的含水情况将会强烈影响所形成油气藏的分布模式。

  轮古东地区油气运聚是油气注入点影响油气运聚和分布规律的典型实例。轮古东地区晚期气侵影响的主要是轮古东断层东部的地区,而断层西部受到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图4),表现在断层东部的气油比是断层西部气油比的2~3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这并不是受储层物性影响的结果,从本区储层物性的分布特征来看,断层两侧的储层物性都提高了1-2个数量级,断层两侧并无质的区别。这只能说明受断层垂向联通的多层缝洞体系中油气运移受到了油气注入点的影响,由于晚期气侵的注入点位于断层的东部地质论文,因此仅仅东部受到了明显的晚期气侵的影响。

  根据多层缝洞体系油气的差异运聚模式可以限定不同油层晚期天然气气侵所波及的范围(图4),从中可见,晚期气侵所波及的范围在下部的最小(鹰山组),向上部气侵所波及的范围逐渐增大(一间房组和良里塔格组)。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圈闭与该水平缝洞体系的空间关系决定了其成藏的可能性及其油气充满度(图7)。在充满地层水的情况下,每一层孔洞缝体系中最上部的侧向联通通道对油气运聚效果最明显。如果圈闭E-G-F直接相连,在储层充满地层水的情况下会屏蔽下部圈闭I的成藏(图7a);相反,储层不包含水的情况下,每一层缝洞体系中的最下部的侧向联通通道对油气运聚影响最明显,此时圈闭I的早期成藏作用不会被屏蔽,但是会被屏蔽晚期气侵作用(图7b)。其最终效果是油气在运移路径上碰见垂直缝洞体系,将导致油气运移向上一层缝洞体系的跃迁,从而造成不同层缝洞体系油气运移波及范围的不一致。

  4.5 油水关系及其对勘探的启发

  (1)主输导通道控制油气富集[L28]

  轮古东地区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的存在说明:即使在碳酸盐岩复杂的缝洞体系中,油气运移路径仍然存在选择性。以轮古东地区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油气沿缝洞体系的复杂路径运移时,受浮力作用的影响,总是要不断的向构造的高部位聚集,这是导致远离断层的构造下倾部位的LG353井、LG351C井、LN632井、LG392C井、C4井等井失利的主要原因。这些失利井从东侧进一步的限定了本区的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其二是来自于东侧草湖凹陷的面状运移可能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油藏,优选的主要圈闭的钻井均以失败而告终,仅在东侧的LD1井获得低产气流(总气产量2000m3,油2m3。这或者是由LD1井所在缝洞体系的圈闭幅度造成的,也可能进一步说明了来自东部的面状油气运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油气藏。这一勘探成果说明即使草湖洼陷是重要的生烃灶,但是导致油气垂向运移进入储层的断层对油气成藏具有更至关重要的作用。岩溶缝洞体系具有复杂的网状结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油气运移同样具有网状运移和成藏的特点,相反,油气的运移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的,仅仅利用了岩溶缝洞体系中的有限通道。这主要是油气运移受浮力作用的控制,而地层水的流动主要受重力作用控制这一本质区别决定的。

  从油气勘探的角度来说,一个圈闭落空并不意味着探井的失败:以表生岩溶中的W3来说(图7),无论其成藏过程如何,钻井均将在上部圈闭B中落空,如果此时判断整个钻井失败就会丢失下部圈闭C-E中的油气资源。同样对多层缝洞体系的油气勘探来说,对上部缝洞体系油气勘探的失败不一定预示着下部缝洞体系没有勘探价值,因此,不要因为一个勘探层位的失败而否定整个勘探区带。这说明对任何一个具体区带的油气勘探来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确认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还应该尽量描述优质储层的孔洞缝结构地质论文,结合油气输导的方向和通道具体分析该区带油气差异聚集的过程,进而指导油气勘探。不同勘探区带的缝洞组合形式差别巨大,但是可以肯定,每一个缝洞体系中都存在油气的差异运聚过程。 [L29]

  5 结论[L30]

  (1)轮古东断层南北两端是轮古东地区油气的注入点,油气的主输导通道是轮古东断层联通的多层复杂孔洞缝体系,油气运移导致本区原油和天然气性质参数随着远离油气注入点而系统降低。

  (3)轮古东断层的内部结构及油气注入点是导致油气仅沿断层东侧注入,而断层西侧受到的影响很小的主要原因。油气仅在断层的交汇部位跨越了轮古东断裂带,显示不同时期的断层交汇改变了该走滑断层的内部结构。

  (3) 断层交汇部位异常高的气油比值和相对较好的原油物性特征表明断层交汇部位是油气的注入口。

  (4)岩溶缝洞体系中油气运聚过程及其所形成的油气分布规律对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启发,油气勘探不仅要通过地球物理的方法识别优质储层发育的部位,还应该尽量描述优质储层的孔洞缝结构,结合油气运移方向和主输导通道的空间展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顾家裕。 1999.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古地理学报, 1(1): 54-60.

  [2] 郭春华, 杨宇, 莫振敏, 康志宏。 2006.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6): 34-37.

  [3] 何登发, 贾承造, 童晓光, 王桂宏。 2004. 叠合盆地概念辨析。 石油勘探与开发, 31(1): 1-7.

  [4] 何发崎。 2002. 碳酸盐岩地层中不整合-岩溶风化壳油气田——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 地质论评,48(4): 391-397.

  [5] 贾承造。 2006. 中国叠合盆地形成演化与中下组合油气勘探潜力。 勘探战略, 1: 1-4.

  [6] 金之钧。 2005.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地学前缘, 12(3): 15-22.

  [7] 金之钧, 王清晨。 2004.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与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中国科学 D辑, 34(增刊I): 1-12.

  [8] 刘忠宝, 于炳松, 李廷艳, 樊太亮, 蒋宏忱。 2004.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 沉积学报, 22(1): 103-109.

  [9] 庞雄奇, 罗晓蓉, 姜振学, 林畅松, 张水昌, 钟宁宁, 李忠。 2007. 中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进展与问题。 地球科学进展, 22(9): 879-887.

  [10]魏历灵, 康志宏。 2005. 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方法探讨。 新疆地质, 23(2): 169-172.

  [11]吴河勇, 梁晓东, 向才富, 王跃文。 2007. 松辽盆地向斜油藏特征及成藏机理探讨。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37(2):185-191.

  [12]夏日元, 唐建生, 邹胜章, 梁彬, 金新峰, 姚昕。 2006. 碳酸盐岩油气田古岩溶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地球学报, 27(5): 503-509.

  [13]向才富, 汤良杰, 李儒峰, 庞雄奇。 2008. 叠合盆地幕式流体活动: 麻江古油藏露头与流体包裹体证据。 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 38(增刊): 70-77.

  [14]向才富, 夏斌, 解习农, 冯志强。 2004.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主输导通道分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5(2): 204-215.

  [15]张光亚, 赵文智, 邹才能, 李伟, 方向。 2008. 中国陆上叠合盆地中下组合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地学前缘, 15(2): 120-126.

  [16]张厚福, 方朝亮, 高先志, 张枝焕, 蒋有录。 1999. 石油地质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 176-191.

  [17]祝总祺,苗建宇, 刘文荣, 卢焕勇。1997. 论压力封存箱及其对次生孔隙的保护作用。 西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1): 73-78.

  [18]Allan U S. 1989. Model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and entrapment within faulted structures. AAPG Bulletin, 73(7): 803-81l.

  [19]Bradley J S, Powley D E. 1994. Pressurecompartments in sedimentary basin: a review on basin compartment and seal. AAPGmemoir, 61: 3-26.

  [20]Budd D A, Saller A H, Harris P M. 1995.Unconformities and porosity in carbonate strata. AAPGMemoir, 63: 55-76.

  [21]England W A, Mackenzie A S, Mann D M, 1987. Themovement of entrapment of petroleum in the subsurface. Journal of the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44: 327-347.

  [22]Esteban M, Klappa C F. 1983. Subaerialexposure surfaces, in P.A. Scholle, et al.(eds.), Carbonate depositionalenvironments: AAPG Memoir, 33: 1-54.

  [23]Hindle,A D. 1997. 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and charges in concentr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AAPGBulletin, 81: 1451-1481.

  [24]Hunt J M. 1994. Petroleum geochemistry andgeology (2nd ed.)。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627.

  [25]Kerans C. 1988. Karst-controlled reservoirheterogeneity in Ellenburger Group, Carbonates of West Texas. AAPGBulletin, 72(10): 1160-1183.

  [26]Law B E. 2002. Basin-centered gas systems. AAPGBulletin, 86(11): 1891-1915.

  [27]Law B E, Curtis J B. 2002. Introduction to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 AAPG Bulletin, 86(11): 1851-1852.

  [28]Miles J A. 1990. Secondary migration routes inthe Brent sandstones of the Viking Graben and East Shetland Basin: evidencefrom oil residues and subsurface pressure data. AAPG Bulletin, 74(11):1718-1735.

  [29]Thompson K F M. 1991. Contrasting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d to migration observed in petroleums reservoired inclastic and carbonate sequences in the Gulf of Mexico region. In: England, W A,Fleet, A J, Petroleum migration.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59:191-205.

  [30]Vincelette R R, Chittum W E. 1981. Explorationfor oil accumulations in Entrada Sandstone, San Juan basin, New Mexico: AAPGBulletin, 65: 2546-2570.

  [31]庞雯和史鸿祥,2008. 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9(1):37-39庞雯,史鸿祥,郑浚茂, 2008.轮南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1):26-29

  [32]鲁新便,高博禹,陈姝媚,2003. 塔河油田下奥陶同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矿物岩石,23(1):87-92

  [33]王震宇,李凌,谭秀成,代宗仰,马青,200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类型识别。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5):11-16

  [34]康玉柱,2005.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古岩溶特征与油气分布。新疆石油地质,26(5):472-480

  [35]顾家裕,1999.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古地理学报,1(1):54-60

  [36] 顾家裕。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1996.9

  [37]周兴熙,顾家裕,李小地,王红军,1998.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岩溶。海相油气地质,3(3):20-26俞仁连,200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古岩溶特征及其意义。石油实验地质,27(5):468-472

  [38] Allan U S. Model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entrapment withinfaulted structures [J]. AAPG Bulletin, 1989, 73(7): 803-81l.

  [39] Esteban M, Klappa C F. Subaerial exposure surfaces, in Scholle P A, etal (eds), Carbonat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M]: AAPG Memoir, 1983, 33: 1-54.

  [40] Kerans C. Karst-controlled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 EllenburgerGroup, Carbonates of West Texas [J]. AAPG Bulletin, 1988, 72(10): 1160-1183.

  [41] 朱起煌。 碳酸盐岩古岩溶相的发育模式、演化特点及储层类型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3, 14(2): 188-196.

  [42] Budd D A, Saller A H, Harris P M. Unconformities and porosity incarbonate strata [M]. AAPG Memoir, 1995, 63: 35-123.

  [43] 夏日元, 唐建生, 邹胜章,等。 碳酸盐岩油气田古岩溶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地球学报, 2006, 27(5): 503-509.

  [44] 顾家裕。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J]. 古地理学报, 1999,1(1): 54-60.

  [45] 刘忠宝, 于炳松, 李廷艳, 等。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层序发育对同生期岩溶作用的控制 [J]. 沉积学报, 2004, 22(1): 103-109.

  [46] 何发崎。 碳酸盐岩地层中不整合-岩溶风化壳油气田—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 [J]. 地质论评, 2002, 48(4): 391-397.

  [47] Moore C H. Carbonate reservoir: porosity evolution and diagenesis in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J]. Developments in Sedimentology, 2001,55: 291-339.

  [48] 王嗣敏, 金之钧, 解启来。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区碳酸盐岩储层的深部流体改造作用 [J]. 地质论评, 2004, 50(5): 543-547.

  [49] 朱东亚, 胡文瑄, 宋玉才。 塔里木盆地塔中45井油藏萤石化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24(5) : 205-215.

  [50] 吴茂炳, 王毅, 郑孟林。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热液岩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2007, 37(增刊I):83-92.

  [L31]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海相油气地质》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